2.1 粉末形貌
由于研究所用的超高溫熔煉霧化裝置是整個系統在一密閉的空間內實現熔煉與霧化過程的連續化,試驗過程不間斷地進行。原料通過給料裝置連續加入反應器中,原料在反應器內下降的過程中吸收足夠的熱量后熔化。原料熔化成液體后,通過束流孔進入霧化器內霧化。原料在反應器內停留的時間為1 s 左右,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原料要完成吸熱、發生反應以及WC 和W2C熔化形成共晶體等過程,見式(1)。
W+WC→W2C(1)
式(1)屬于固-固反應,W 顆粒從WC 中奪取一定的C 后,在W 表面層開始發生反應,這種過程不斷進行并緩慢滲透到W 顆粒內部,反應完成后生成W2C。W 粉的粒度及活性直接影響到整個反應過程的進行,如果W 顆粒沒有完成W2C的轉變,由于W的熔點高達3 410 ℃,在霧化溫度下則無法熔融,結果會以W 晶粒的形式存在于熔液中或獨立存在并保留到霧化產品中。同樣地,WC 顆粒度及晶粒度也影響反應式(1)的進行及物料的熔化,影響產品中WC 和W2C共晶體的形成。
因此,在霧化過程中,粉體粒度分布及霧化溫度等工藝參數的選擇非常關鍵。試驗結果表明,為了使鎢粉、炭黑、碳化鎢粉前驅體顆粒能全部熔化,并完成組元間的反應,前驅體顆粒度應控制在適當范圍(80~200 μm)。由于鑄造碳化鎢粉末的熔化溫度為2 525 ℃,霧化成球則需要更高的溫度。因此把霧化溫度控制在其熔點(2 525 ℃)以上的適當溫度。研究設計了2 600 ℃、2 700 ℃、2 800 ℃、2 900 ℃、3 000 ℃5 種溫度方案制備球形碳化鎢粉末。圖2 是不同霧化溫度得到的碳化鎢粉末形貌,由圖2 可以看出,粉末球化應滿足一定的溫度條件,2 600 ℃時難以球化;2 700 ℃時,粉末的球化率(已球化的顆粒數占總顆粒數的百分比)只有60 %,顆粒形貌也不規則,表面粗糙不平;2 800 ℃以上溫度才能使粉末全部球化。在2 700 ℃至3 000 ℃條件下,隨霧化溫度增加,粉末球化率提高,顆粒表面光潔,形貌趨好。
霧化溫度對碳化鎢粉末球化率和流動性的影響結果如表1。由表1 看出,2 700 ℃霧化時,粉末的球化率低;2 800 ℃時,球化率達90 %,2 900 ℃時,粒球化率為100 %。在2 700 ℃至3 000 ℃條件下,隨霧化溫度提高,粉末球化率提高,流動性更好。
不同溫度霧化得到的碳化鎢粉末粒度組成如表2所示。由表2 看出,在2 700 ℃~3 000 ℃條件下,隨霧化溫度提高,細粉末量增多,粗粉末量相應減少。小于45 μm 的細粉末分別為0%、0.2%、1.3%、3.4%;
大于175 μm 的粗粉末分別為18.4 %,9.4 %,3.5 %,0.6 %,這說明溫度增高時,碳化鎢熔體的過熱度增大,黏度減小,破碎熔體液滴所需要的能量小,在相同的條件下霧化時,得到的細粉末量較多。
2.2 微觀組織、相結構及性能
圖3 是球形碳化鎢粉末宏觀形貌及微觀組織的電鏡照片,可以看出:粉末為球形,表面光滑,粉末的微觀組織細小,為典型的羽片狀共晶組織結構,表明在整個熔煉和反應過程中,前驅體已吸收足夠的熱量后完成了W 到W2C、WC 的反應,在隨后的冷卻過程中形成了WC、W2C共晶體。
圖4 為超高溫霧化制備球形碳化鎢粉末的X-ray 衍射物相分析結果。由圖可以看出,只存在WC 和W2C兩相組織,在高溫及前軀體顆粒度適當的情況下,前軀體顆粒吸收了足夠的熱量而全部熔化并發生反應,形成WC 和W2C共晶體。
球形鑄造碳化鎢粉末的化學成分及物理機械性能見表3、表4。
2.3 霧化機理分析
在霧化過程中,金屬液滴形成后,在表面張力作用下,由不規則狀逐漸趨于球形。在較高的過熱溫度下,液滴在凝固前有足夠長的時間進行球化,所以粉末最終呈球狀或類球狀;而在較低的過熱溫度時,金屬液滴經一次破碎后就已經凝固,或者在二次破碎的過程中凝固,粉末的粒度較粗,液滴也因球化時間遠小于其凝固時間而成啞鈴或其他形狀。在霧化過程中,熔體的物理性質—密度、表面張力和黏度影響著熔體的流動特性和霧化特性。Tate[11]等人研究了液體的物理性質對霧化特性的影響。理論上,通過噴嘴的質量流率隨液體密度的變化而變化。實際上,如果沒有液體其他物理性質或外部環境的影響,液體的密度很難改變。由于液體的可壓縮性極小,密度變化不大,所以在多數情況下,液體密度對霧化過程的影響很小。
霧化使連續的液體碎裂成細小的液滴,液滴的穩定性取決于液體的表面張力,它阻止液滴表面的變形,表面張力主要控制粉末的形貌,黏度則對粉末粒度產生重要影響。霧化所需的最小能量就等于表面張力乘以液體表面積的增加量。對于一定的熔體,在適當的條件下,其表面張力和黏度受過熱度的影響,隨著過熱度的增大而減小。
針對過熱度對熔體球化的影響,采用球化指數描述球化程度(如圖5 所示)。所謂球化指數就是將粉末在正方向投影,以投影的x 和y 方向長度之比定義為球化指數,見式2。碳化鎢熔體過熱度(T=霧化溫度-2 525 ℃)對粉體球化指數S 的影響見圖6。
其擬合曲線為:S=1+3/4(T-300)2×10-4。
S=a/b (a>b) (2)
當S=1 時,粉體為理想球形;S>1 時,粉體為不
規則形狀。要使粉末球化,必須滿足一定的溫度條件即過熱度條件。從2 700 ℃到2 850 ℃,隨著溫度增加,熔體的表面張力和黏度減小,粉末球化率提高。顆粒在較高的過熱度條件下能夠自動收縮成球形。
3 結論
(1)以鎢粉、炭黑、碳化鎢粉前軀體或多角狀碳化鎢為原料,采用高溫熔煉、惰性氣體超高溫霧化,可制得流動性好、耐磨性佳、綜合性能優良的球形碳化鎢粉末。
(2)當2 800~3 000 ℃霧化時,隨霧化溫度提高,得到的細粉末增多、粉末的球形度和球化率均提高。
(3)所制得的球形碳化鎢粉末外觀呈球狀,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內部為細針狀共晶組織,為WC、W2C純共晶結構,顯微硬度3 200HV,霍爾流速6.5 s/50 g。
(4) 考慮熔體過熱度T 對粉末球化的影響,采用球化指數S 描述粉末球化的程度,建立了碳化鎢粉末球化指數S 與熔體過熱度T 的關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