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采桑子·重陽》
又是一年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1989年被定為老人節,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被確定為老年節。
在此,小編衷心祝愿全中國的老人們身體健康,幸福安康。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自漢代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后為道士)追求長生,采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肚G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飲宴?!庇纱?,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重陽節”名稱見于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九日與鐘繇書》記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重陽節在唐朝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后,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在節日期間所進行的活動一直流傳至今。
一個節日
《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曰重陽。重陽又叫“辭青”,與三月初三的“踏青”相對。此時青葉轉黃,楓葉轉紅,山野間紅黃相映。宜登高望遠,向春夏綠意告別,迎來橙黃橘綠,是為一樂。
說到重陽節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先秦,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求壽習俗“,則從漢帶興起——《西京雜記》中記載了西漢宮人的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span>
一段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重陽節是在農歷九月九日,日月逢九,雙九相重,所以稱“重九”。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中記載:東漢時期,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父母死于村中突發的瘟疫,悲痛之下,桓景便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妇霸缙鹜硭?,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辈⑶医o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于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
從那時起,民間便流行起于九月九登高、佩艾葉、飲菊酒來祈求健康的習俗。
而重陽節的習俗也是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中醫藥專家認為,重陽節登高、賞菊等習俗本身具有養生的作用。不妨來看看重陽節習俗的養生功效吧!
九九重陽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當屬登高了。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凡是相對高的地方,都可以登。重陽登高,即是秋游,有陶冶情感的成分在其中。其實,古人早已明白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重陽登高實際是鼓勵人們走出戶外,運動肢體,活動筋骨。
一般說來,秋天溫差小,山間景色也很宜人、空氣新鮮,能促進和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對一些慢性病人的健康很有好處。從醫學角度來說,登高對人的視力、心肺功能等方面有直接的益處。
在北京、河北、山東,還有廣東等一些地方,重陽節還會放風箏,放遠了以后把線剪斷,喻示“邪氣”被放走了。放風箏要挺胸抬頭,還要左顧右盼,有跑有停,有進有退,要求四肢和軀干都要活動起來,腰腿也都會變得靈活起來。再加上放風箏要考慮風向,隨時收線放線,對于大腦和眼睛都是很好的鍛煉,可以讓老年人思維敏捷,防止患上老年癡呆。
對于那些久坐辦公室面對電腦的上班一族,則或多或少受到肩頸不適的干擾。放風箏通過抬頭看天,呼吸新鮮空氣,壓迫的頸椎會感到很舒服。長此以往,頸椎會漸漸有所好轉。同時,放風箏要時不時抬手扯線,對肩部不適也有很大的緩解。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所佩戴的茱萸(即吳茱萸),其子實又名“越椒”、“艾子”,為常用中藥。《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其實茱萸服用還可防病治病,“井上宜種茱萸,葉落水中,飲此水者,無瘟病?!逼渥訉嵾€能泡酒。
我國古人在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陽節必飲的吉祥酒,可祛災祈福,從漢代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都盛行在九月九飲菊花酒。重陽飲菊花酒能強身延年,古書記載“飲菊花酒令人長壽”。所以菊花酒歷來頗受人們的鐘愛。
菊花除了觀賞價值,本身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及一定的降壓功效。對于有高血壓、急躁易怒的人,在賞菊之外,還可以適當地飲菊。但他也提醒,平常脾胃虛汗的人要慎用。
我國北方很多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在重陽節吃羊肉面的習慣。因為“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現在,北京等地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還叫“白壽”。
秋風瑟瑟,吃點羊肉不僅御寒還有營養。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含磷脂較多。羊肉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常食羊肉,具有益氣補虛、補腎壯陽、增強免疫力功效。
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過去,在重陽這一天,人們有蒸制重陽糕孝敬老人的習俗,這些糕中常加入有大棗、栗子、山楂等果干等為原料,既顏色好看,香甜可口,食之易消化,同時又能健脾益氣。